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- 微博 - 正文微博
直播带货:不一定要有很多粉丝,素人也能爆单
抖音涨粉平台 07-23 【微博】 234人已围观
摘要误解一:我要有很多粉丝关于直播带货,一个最主流的理解是:你首先得是一个大v、一个kol,有强大的人设、丰富的内容、海量的粉丝,才能赚到钱。这是粉丝经济的逻辑
误解 1:我需要有很多粉丝
关于直播卖货,最主流的理解是:你首先得是一个大V、一个kol,个性强、内容丰富、粉丝多,才可以赚钱。
这就是粉丝经济的逻辑。所以你问一个女生愿不愿意直播卖货,她会说:我没粉丝dy涨粉网站,谁看?卖给谁?
但这也是最大的误解。
过去几个月,一些低调的创业者在“卖货”赛道上小步奔跑,批量孵化新主播,他们的主要策略是“卖素人单”:通过“在抖音、快手等平台卖货”,合理运用“算法推荐”规则,让一个拥有几百到几千粉丝的新主播账号,开播首日就能卖出5000到2万份,一个月就能卖出15万到30万份。
这些主播刚出道的时候,主页上的短视频并不多,粉丝也很少。
爆款的关键在于算法,在算法推荐取代社交分享成为“直播分发”主流的平台上,对这一点的理解往往产生巨大的反差:另一方面,我们也能看到拥有百万粉丝的大V,因为不懂这一点,直播间里的人不足百人。
粉丝并不决定直播间的火爆,算法才是核心,围绕算法的运营技巧才是关键。
快手这样的平台,曾经一度可以通过给当红主播发放巨额悬赏,从而成功“挂榜”,快速积累人气,已经是公开的秘密。
快手头部主播辛巴之前就用过这个招数,看似花了不少钱,但实际上单个用户的获取成本不到1元,但平均下来用户消费贡献能有几千元。
这就是运营技巧。运营技巧在早期的应用推广中屡试不爽,从SEO到ASO,从刷排名、拉升声量、手机预装到积分墙,如今又被运用在直播带货的“冷启动”中。
早期采用者对这些策略的描述如下:
算法作为分发的核心逻辑,本身没有主观好恶,机器无法判断内容的好坏,只能根据数据做出判断,所以你要做的就是赢得能带来更多流量推荐的数据。
而到了直播卖货,算法重点关注的则是短时间内能否维持高热度:观看人数有多少,停留时间多久,公屏互动数据如何,新增粉丝有多少等等,如果这些热度指标满足要求,就会推送到下一个更大的流量池,如果数据依然满足要求,就会推送到下一个更大的流量池。
为什么一开始会有那么多的观看者?算法可能只是随机推荐给一些人,如果这些人不喜欢怎么办?在抖音这样的平台上,最简单的套路就是用少量的投资购买“抖音”,这样就可以立刻获得。通过获得更大更精准的推荐范围,操作空间和成功概率都增加了。
如何让观众沉浸其中,保持高互动率?别以为一切都是靠主播的颜值和才艺,直播平台并不缺颜值高的主播。
这时候真正重要的是迅速进行一些运营活动,比如随机抽奖、刻意延迟上架抢购时间等,以及利用一些销售互动技巧,一方面引导互动反馈,另一方面牢牢控制用户的注意力。
这些都是精细的操作,所有的操作都是为了良好的数据表现,所有的数据都是为了更好的推荐。
从这个角度来看,如果说成为短视频品牌广告主更像是传统自媒体的路线,那么直播带货则更像是应用推广、电商推广中的“运营大赛”,是增长黑客的工作。
也正因为如此,当内容领域的创业者还在犹豫如何定位自己、如何塑造人物形象、生产什么内容的时候,专注于运营的创业者已经到来,并悄然开始接到大量订单。
直播带货不需要很多粉丝,打个比方,现实生活中,大型商场里有打折活动,主播人设很帅,形象很显眼,但粉丝不多,只要把商品快点卖出去就行。
李佳琪和薇娅并不是一开始就高调地做内容,然后慢慢通过内容获得粉丝,而是从一开始就做销售。
误解二:薇娅和李佳琪无法复制,所以没有机会
第二个最常见的误解是,直播带货已经成为马太效应,钱都被李佳琪、薇娅这样的头部选手赚光了,后来者还有什么机会?
创业者最大的悲剧,就是看了太多各种投资人的分析报告,结果没有投资人“忽悠”LP给钱的背景,却常常有投资人过度分析的问题,看到一个问题犹豫不决,不敢硬着头皮加入进来。
她注定不会成为公主,但她患有公主综合症。
事实上,虽然李佳琦、薇娅、辛巴、罗永浩等取得了惊人的销售额,但那些不知名的经纪公司、主播也在赚钱,少则每月几万,多则几十万,显然直播电商还远没有到达“大业已成”的阶段,整个市场还在增长,蛋糕越来越大。
毕竟,我们才刚刚处于新消费时代的开始。
一个简单的问题是,当淘宝已经有了李佳琪和薇娅,快手已经有了辛巴,在抖音这个日活4亿的短视频平台上,谁会成为卖货第一人?
至于罗永浩,现在下这个结论还为时过早。
同时我们看到小红书、美图、哔哩哔哩、新浪甚至探探都已经进入了直播带货市场,各个平台入局的时候,为了培育生态,会释放出一波红利,对未来的主播非常有利,对我们来说,这是真金白银。
更有甚者,有人在幕后等待合适的时机,或许试图打造中国版的微信(长视频、短视频、直播)。
所以抱怨李佳琪、薇娅无法再造、自己不会成为第二个李佳琪、薇娅,因此而停滞不前,其实是非常可笑的:因为你根本没必要成为李佳琪、薇娅,现在的直播平台上,有大把的人在背后支持:一个努力、善于运用运营规则的主播,很大概率能月销几万到几十万。
也就是说,你不需要一场演出就卖出一亿,你每个月只要能赚几万、几十万就行了,其实你已经领先大多数人了。
对于商家来说,没必要成为头部品牌,只需要和专业的直播机构合作,大批量地复制这种模式,每年也能带来可观的增长。近期,杭州几家大型服装市场也开始效仿这种模式,这种思路已经大举进入市场。
前段时间有传言称,淘宝直播的赵圆圆表示,直播带货的机会至少还会有5年。简单来说,当人们厌倦了传统广告,线下商场因为疫情没人光顾的时候,就会看图文,然后看到嵌入式广告。只要没有出现像VAR这样的革命性终端,基于视频的消费行为就会成为主流。
现在讨论当头马太效应还为时过早,随着更多平台和红利的释放,直播带货的趋势肯定会更加垂直细分,就像李佳琪从自己最擅长的口红开始,逐渐拓展到适合女生的产品。和所有品类一样,在每一个垂直领域都可能涌现出那些努力、精耕细作的新星。他们先把自己最擅长的打透,能不能拓展到所有品类,就看运气了。
但即使没有扩张又有什么关系呢?只要专注于一个领域,就能过上舒适的生活。
误解三:我很美或者很有名
那么,已经很有名气的大V或者在直播带货上已经很成功的网红,是否更有优势呢?
这又是一个错觉,其实目前为止卖得最好的都不是这群人,因为他们可能需要一个人格,需要距离感,所以克制,对于早期孵化主播的机构来说,一个共识就是不要迷信kol。
其实,有销售经验的销售人员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,比如女销售员,或者熟悉镜头、热爱直播表演的人。
不好看?你明显不懂抖音、快手的美颜滤镜有多厉害。
长得好看就是优势吗?同样,各大视频平台也不乏美女帅哥。
根据孵化机构的培训经验,一个主播从零到熟练,最快一周就可以,最慢一个月就可以。
在这个行业里,最重要的不是自卑,不是自恋,真正需要的是尊重算法规则,遵循操作套路,不断尝试、迭代。
这是一个长期主义的时代,从共享单车到瑞幸咖啡,如果一家企业一瞬间死了,那它死得很难看,扎扎实实的前进、长期的坚持、筑牢堡垒,才是每一个普通人的福音。
从这个角度来看,有两个问题需要注意:
不要轻易开播,抖音等平台,前三次直播官方都会额外引流,浪费了很可惜,开播前请做好充足的准备。
如果你对算法规则和操作技巧没有经验,最好还是依靠专业的机构,不要跟着感觉走,不要迷信自己的脸、身材、才华。
误区四:我需要自己有货吗?
还有人说,如果我没有自己的品牌怎么办?我拿不到货源,更别说接管整个供应链了。
有这样的误解很正常。早些年我们听网红电商鸡汤,张大奕等人都想做自己的品牌。如今说直播电商,大家都在说李佳琪、薇娅的个人魅力,这只是冰山一角。最核心的是水面之下的团队能力、供应链的整合与把控……很多人听到这些,心惊胆战。
其实这还是顶级主播的事,对于大部分中级、长尾主播来说,这件事情根本就与你无关,别被他们吓到。
这就好比餐饮行业,龙头企业会去做资本运作、做加盟、做并购,而这些普通人根本做不到,那是不是说普通人开餐馆就赚不到钱了呢?
这是完全两回事,别想太多。
对于一般主播来说,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进后台商城,看看选择的联盟,选择卖什么,最常见的选择就是走淘宝路线,挂淘宝链接。
库存、发货、包邮?售后服务?这些都是商家自己的事情,主播只需要按照有效交易结算佣金即可。
目前最适合直播带货的品类有美妆、服饰、食品、生活用品等,这些品类的特点就是口红效应、单均价低、复购率高,最佳目标消费群体确实是女性。
至于能不能拓展到其他品类,甚至卖房子、卖车,或者把消费群体导向Z世代的年轻人、老年人,套用一句老话,就看你的奋斗能力和历史的进程了。
主播没必要卖主流品牌,其实除了李佳琪、薇娅这样的顶级明星,你跟大品牌讨价还价,争取市场最低价,根本没什么空间。
白标品牌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一个机会,不要戴着有色眼镜,简单将其与假冒伪劣粗制滥造划等号,其实在过去十几年的全球化浪潮中,中国制造工厂为大多数西方品牌提供了产品,为什么有些人在谈及大国崛起时自称是制造狂人,而在谈及买东西时却对中国制造抱有偏见呢?
误区五:选择哪个平台?
快手、抖音、哔哩哔哩、微信,你该选择哪个平台?
这是新手最常问的问题,全平台营销早已是常态,以Papi酱为例,她在抖音有3500万粉丝,快手有391万粉丝,小红书有291万粉丝,哔哩哔哩有594万粉丝,微博有3304万粉丝,万...她有必要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吗?
当然,具体操作要有重点,也要根据不同平台的特点,因地制宜。
快手用户的特点是下沉市场,重视社交关系,你要卖五环外人们喜欢的东西,要用情感和信任去说话。
抖音用户大多为城市居民,以女性为主,消费能力相对较强,潜力较大,对内容的层次和质量要求较高,玩法核心是利用算法推荐。
B站的用户以年轻人居多,近来大力破圈,有自己独特的社区氛围和话语结构(梗文化),关键词由二次元转向“硬核”,在这里涨粉难度比其他平台大很多,但粉丝的真实度和信任度也更高。
小红书是一个专注于女性消费升级的优质图文社区,直播门槛较高,只能售卖小红书商城的商品,相比其他平台相对封闭。
目前微信正在试点视频号,流量红利还未真正释放,但有消息称,微信此次的关注度超过了以往的公众号,有意打造中国的。
微信视频类产品的特点就是分发模式:一开始并不是完全向陌生人推送,而是先向朋友和二度联系人(朋友的朋友)推送,通过小程序把直播、卖货等基础设施搭建好,再通过公众号、群、私信号打造流量池。
之前提到过,各个平台入场时,为了培育生态,都会释放一波红利,这些红利对于未来的主播来说都是真金白银。目前来看,大部分平台才刚刚开始发力,钱还在路上。
误区六:企业需要自己培养网红?
如果说过去每个公司都要有自己的网站,后来有自己的微博、微信公众号,那么现在是不是每个公司都要有自己的主播、视频矩阵呢?
答案是肯定的。事实上,像抖音这样的平台正在大力扶持企业蓝V账号,红利期可能是三个月。
于是老板们就说,那我赶紧选一批女孩,把她们培养成网红吧。
这种想法是有问题的,其实公司自己培养主播的成功案例很少,选几个主播试水,几个月下来效果不好,然后很快就被抛弃了,这样的案例太多了。
相反,很多公司都有老板亲自参与造势(比如携程的梁建章),而且效果出奇的好。这说明要想做好直播带货,首先需要深度的利益绑定和交往,主播需要把公司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来做。
随便找几个人试一下,效果显然不会好,老板们吐槽直播不靠谱,其实一开始就没做好。
另一方面,专业的事情一定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,大部分公司显然不具备运营直播的能力和基因,甚至看不懂算法推荐的数据,强行去做显然是没有意义的。
因此,寻找专业主播、经纪公司代为运营,或者深度绑定、战略合作,显然是最好的选择。
但老一辈华商的商业格局往往存在问题,一方面想把一切都掌控在自己手里,另一方面又总想不劳而获、省吃俭用,这显然不符合与专业直播机构合作分蛋糕的原则,他们有这个价值观。
这几年,他们承担了那么多责任,包括自己做网站、自己开发APP、自己运营微博、公众号,甚至自己用单反相机拍摄文章,然后哀叹那些都是骗局、不靠谱……如今同样的想法在视频领域被复制,其结果是可以预见的。
这不值得遗憾,商业竞争从来都是优胜劣汰,在未来消费和商业社会的演进中,保守、固执的人应该会被淘汰。
企业自己去培养网红太晚太慢,也不专业。而且人是最不稳定的因素。如果真的培养出了一个超级网红,万一他有一天辞职了,或者用自己的流量去霸占别人怎么办?或者主播的性格有了污点(像最近火爆的一些小明星),观众从粉丝变成了黑粉,从喜欢主播和他的一切,变成了讨厌主播和他的一切怎么办?
我说过,这是一个分工与整合的时代,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。
疫情来袭,每个老板都处在生死边缘,不改就死,改了又“不专业”、没效果,同样会出问题。
无论你是立志通过直播带货的主播,还是打算试水的老板,都请注意本文末尾的最后警告:这不是一篇励志文章,告诉你这里有大好机会,你应该赶紧行动。过去几年这样的文章太多了。本文是告诉你,虽然这个领域很有吸引力,是大趋势,但陷阱还是够多的,你要努力成为专业人士。
那些鼓吹通过直播带货的人,他们的说法可能有误,或者他们知道这是错的,但他们只是隐瞒而已。
相关文章:抖音直播带货6大误区。如何做好抖音直播带货主播。抖音摆脱“叫卖式”直播,这些技巧要掌握!抖音直营店为何没人?如何留住人?